【黃文垚 新竹】
屬於縣定古蹟的新竹縣竹北市問禮堂,因以前未對外開放,外人鮮少能夠一窺究竟,為了古蹟空間活化與利用,前年文化局向客委會申請獲得經費補助,並委託交大客家學院,以「古蹟活化」計畫辦理試營運,9日在問禮堂廣場舉辦了成果展示活動,吸引了不少鄉親與林姓宗親參與。
導覽員正為民眾解說著問禮堂的由來,竹北市問禮堂是六張犁開發者林先坤家族,於清道光12年興建,迄今將近280年歷史,為了將這具有歷史的縣定古蹟活化,新竹縣文化局前年向行政院客委會申請經費補助,在問禮堂展出建物模型等常態性展覽,讓民眾了解問禮堂的故事,期望古蹟空間能獲得充分利用。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副教授 羅烈師:「開放自由的參觀,這樣自然這個問禮堂,大家來了之後就會知道要來做什麼,這屋子留下的歷史是怎樣,慢慢地大家有辦法使用這個地方。
目前新竹縣文化局委託交大客家學院辦理問禮堂活化試營運,除了將古蹟活化利用之外,還舉辦水圳路跑等活動,並召募了16位解說志工以及42位問禮堂周邊菜園的認養鄉親,不過林姓家族發現,問禮堂的網路文獻資料部分有誤,希望能儘快更正,避免誤導鄉親。
新埔義民廟董事長 林光華:「道光年間這個問禮堂是全台灣最大規模的宅院,所以林恆道(教授)當時也跟他講,林家沒有這麼炫耀,把最大的宅院作為家罰裁判所,林家沒有這麼多犯罪的人,也沒有關這麼多犯人,我覺得很遺憾,而且這個誤導很嚴重,不是作學問跟知識應該有的態度。」
對於林姓後代的要求更正,新竹縣文化局推判,網路文獻資料的錯誤,可能是早期的文史工作者,在進行問禮堂文史調查時,掌握的資訊及照片不夠充分,才會導致不一樣的分析結果,文化局表示,在這次的成果展示中,也提供正確資料,並特別以圖文方式詳細說明。
而針對問禮堂與民俗公園的永續經營,交大客家學院則建議,希望未來能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並結合林家祭祀等活動,提升成為民眾文化公園,讓這棟老建築,能夠真正的「活」出在地新生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