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href='http://tw.rd.yahoo.com/referurl/news/rss/realtime/*http%3A//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7/122/2thci.html'>會考、基測四大不同 (天下雜誌)</a>

Yahoo!奇摩新聞-即時新聞
Yahoo!奇摩新聞-即時新聞

會考、基測四大不同 (天下雜誌)
17 Jun 2011, 4:25 am

作者:陳雅慧

近日教育新聞的頭條「基測改會考」。讀者第一個反應多半是「又來了,換湯不換藥」。所有的父母和老師們看到又一個新的名詞,只覺得更加焦慮。到底自己的孩子未來要怎麼入學?要怎麼準備?升學壓力到底能不能減輕?新的入學方式到底公不公平?

首先應該要先問,難道不能「馬上」、「全面」廢除所有的升學考試嗎?以現在的狀況而言,恐怕是真的沒有辦法立即實現。全面依照學區入學,超額採取抽籤決定的方式,並不是現在的民意主流。那麼針對僧多粥少的狀況時,到底要怎麼決定,誰可以入學?誰不能?

會考提出了一個新的選項。《親子天下》訪問負責規劃會考的師範大學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分析會考和基測四大不同,以及三大挑戰。

一、考試目的不同,會考是成就評量,不是唯一的升學依據,會考目的希望掌握學生的學習品質,而不是把學生依照成績排序。

二、考試計分方式不同,基測目前採用的量尺,是百分量尺。把所有當年參加考試考生依照成績高低,分成100等份,也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PR(percentile rank)值。因此會有現在的亂象:PR95的學生,為了提升3、4等PR值,把所有的精力投入,放棄考試以外的人生。但會考的區別刻意模糊化,目前教育部規劃只區分為3個等份:「精熟」、「基礎」、「待加強」。

三、計分的參照點不同,基測是常模參照,也就是根據當年考試學生的成績常模。但會考則是標準參照,也就是先有一個標準,訂出「精熟」叫做什麼,國三該有的數學能力達到「精熟」,應具備什麼能力;「基礎」又是什麼?;「待加強」又是什麼?若是能把這些國家標準清楚的定出來,透過這樣的考試,也可以很明確的把需要補救教學的學生鎖定。

這個標準是由國家來確認,標準參照考試方式是世界的趨勢。其他國家十年前就在做這件事情。這個國家標準,也是目前心測中心在努力的事情。

四、選校主體不同,過去基測因為切分區別很細,每一位考生都會被貼上一個分數的標籤,被學校選擇。但是,未來因為計分模糊化,學生的會考成績,也只會被分為三類,學生選校的主動性將會大為增加。

但會考也未必是12年國教的萬靈丹,眼前就有3大挑戰必須克服,否則還是可能變成「另外一種基測」。

會考挑戰一,基本能力指標必須定義清楚且有共識。宋曜廷指出,會考是一種標準參照的考試,那個標準就是基本能力指標。這個指標必須能夠定義清楚,還必須讓老師父母都有共識,也就是讓大家有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且能夠及時幫助學習落後的學生。

會考挑戰二,明星高中不能只靠明星學生要靠特色。未來因為考試分數模糊化,所謂明星學校,也愈來愈不能只靠一群好學生創造的升學率來支撐光環。學校本身怎麼創造出特色的學習環境,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將是最大挑戰。

會考挑戰三,父母和考生要改變「分分計較」的心態。整個教育改革的長期目標就是希望可以協助下一代適性學習,發展專長。父母也應該對孩子有自信,而不是只靠分數來累積自信。分分計較的心態若是不改變,無論哪一種入學方式都可能被扭曲。

延伸閱讀:

■免試時代,如何選國中?

■幼托整合後,幼兒該學什麼?

■父母也要轉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wcp20110617112519.jpg left -->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 的頭像
    James

    Focus 焦點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