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href="http://tw.rd.yahoo.com/referurl/news/rss/realtime/*http%3A//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7/4/2thyv.html" rel="nofollow ugc noreferrer noopener">疑難雜症中醫有解 克隆氏症對症下藥 (中時)</a>

Yahoo!奇摩新聞-即時新聞
Yahoo!奇摩新聞-即時新聞

疑難雜症中醫有解 克隆氏症對症下藥 (中時)
17 Jun 2011, 9:31 am

克隆氏症是一種能引發腸道傷害的免疫系統疾病,受影響的結腸、小腸或胃部會出現發炎、充血或淋巴脹大的現象,常叫病患苦不堪言,體重暴落,這項西醫眼中的不治之症,現在台灣中醫治療起來反倒有意外效果!原來這類病症自古就被列在疑難雜症的醫案中,屬於肝脾失調,只要對症下藥,多數能痊癒、重拾健康,就連海外病患都紛紛跨海來台求治。

一名年僅二十出頭的香港大學生,從小經西醫診斷罹患克隆氏症,雖然長期接受治療,卻始終未見痊癒,後來越洋求醫,結果症狀真的明顯獲得改善。什麼是克隆氏症?中醫師李深浦說,如同柏金森氏症,這只是西醫針對某一個系統的疾病進行集中觀察、研究後,冠上的病名,在講求辯證論治的中醫醫學當中,並沒有這類名詞,僅視之為疑難雜症,對症下藥就對了。

正因為如此,每每看到病患抱持著要治療克隆氏症的心態而來,李深浦總是得先不厭其煩的解釋一番,告訴病患,如果硬把西醫的名詞套在中醫頭上,期待中醫治療克隆氏症,並非適合的方法,且中醫治療方式更可能出乎病患的刻板印象。

以這名香港年輕學生為例,本身不但有腸道炎症,同時也合併有惡性貧血、皮膚乾躁等症狀,如果以西醫的觀念,把它視為一個個的單一疾病各別治療,最後只會落得兩頭空,用藥控制胃腸也達不到效果,用藥控制皮膚、鼻子的過敏也沒有效療。

原來這類合併長期貧血、過敏、打噴涕、鼻塞、胃腸不好、腸胃病的疑難雜症,在中醫理論中,屬於肝脾失調,是因為生理機能無法維持正常機制運作造成的症狀,不該用單一藥物來控制。

在中醫辯症論治下,病情的源頭在於胃腸的營養無法氣化、發酵,李深浦指出,所以當營養要擴散到肝臟、血液循環時,產生反射動作,引發拉肚子、肚子痛,導致營養沒有辦法新陳代謝,無法物暢其流,上焦缺氣,鼻子自然容易過敏、皮膚乾躁,而氣血因為營養吸收不良,造血功能不足、氣血也不足。

治療方法,李深浦說,得從疏肝、健脾、整腸、補氣、益血下手,全方位讓整個免疫系統的營養、代謝恢復正常運作,在用藥之外,飲食更要嚴格控制溫度,不吃冰品、冰飲,不過度攝取甜食或太辣、太油、太鹹等重口味食物,以減輕肝臟負擔,以期達自律系統重新協調運作。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13602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 的頭像
    James

    Focus 焦點

    Jam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